網頁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400萬養一個小朋友不夠了


上期講到現在養一個小朋友何止400萬!我本身並不是中產階層,但總算不是三餐不繼,身邊的朋友與我背境相若。他們除了工作,便是將整副心思花在子女身上,將最好的全留給自己子女,所以即使自己慳來的金錢,也願全花在他們身上。近日幼稚園舉行畢業禮,他們在分享時,我聽到一個笑話。


你避得過這些花費嗎

原來現在幼稚園是舉行謝師宴的,聽後我即時發呆了。幼稚園也要舉行謝師宴?這個年代的老師真的任何時間都想學生請食飯?!他們所談論的謝師宴形式各有不同,有平有貴。最平的一款是由家長整食物回校請各位食,這真苦了家長,平時上班已很忙,還要應酬老師。

另一款中價的便是到酒樓食,這都算好。最離譜是最高級別,便是到酒店食自助餐,每人要付五百多元,重要家長一起出席。一家三口便要花數千元,便是請老師食飯?

家長是有交學費的,盡老師的責任也是應份,為何要家長花數千元請老師食餐好的?一個5歲小朋友自助餐又不能食太多,這真是屈家長一筆。若不出席或夾一份錢又會被人笑不給老師面子、對學校沒歸屬感之類說話,出席又花數千元,子女又不是食太多,多浪費金錢呢?


幼稚園已有謝師宴、小學又一個、中學又一個、大學又一個,400萬真是有需要的。除非你真係一個厚面皮的人或不介意他人如何批評,那便恭喜你,因你可以不介意老師如何睇你、不介意其他家長講你、不介意小朋友回家煩你要求參與活動,這樣的家長應不會易受他人影響成為怪獸家長了。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400萬養一個小朋友如何計算


每位家長也希望給小朋友最好的,以前銀行理財廣告稱教養小朋友至完成大學需要400萬,但近期可能要改口500萬了。


由出生開始奶粉、尿片每月約2-3千,其他已不計算。一歲開始上playgroup2歲便上幼兒班及上興趣班之類活動、3-5歲幼稚園學費及雜費,總要學興趣班、小學至中三免學費,但計及書簿雜費每學期計,加上興趣班及補習班加起來每月可能已幾千元。只計這些可能要花成100萬了,有些家長更會報遊學團、衣服各類、旅遊娛樂、醫療、零用錢等等,完成大學我相信400萬不遠已。可能你認為本人太誇張,幾歲人仔每月也要花幾千元?尿片及奶粉每月計也要至少$2000,還要看醫生、衣服或其他用品的錢呢?上幼稚園一個playgroup也要幾百至一千,興趣班一個又要幾百,所以培育小孩真的不易。

不過我相信養小孩其實是豐儉由人,只要家長不隨波逐流便可,正如playgroup我已一早說了可以不參與的,只要家長花時間與他到公園一起與其他小朋友玩樂便可。另外,興趣班一至二個便可,不用多才多藝的,甚至去上免費活動。可能你會話免費沒有證書,對升學沒幫助或質素沒保證,那你不能強求太多。上學只讀津貼學校,這其實可以省不少的,若要選直資或私校,那家境不錯真的可以用400萬養孩子的。至於補習班則三年級才開始也沒問題,小一便補習多麼令小朋友辛苦呢?但有多少家長不怕執輸或者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受影響呢?要成為怪獸家長是很易的事,但也希望各家長們看清所花的錢是否值得,不要令自己及身邊的人生活痛苦,當然也希望你們明白有付出未必有收獲的。

若果想了解要花多少錢養一個孩子,可以試從這網址計算一下: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越早入學越好嗎

越早入學越好嗎

小朋友開始兩歲,家長們便緊張起來,為學前班而展開幼稚園爭奪戰。

有的是希望提早入學取得學位,有的是希望提早入學免家人照顧小朋友而辛苦,有的是希望在校學習與人相處。不同目的背後也有父母隱藏教育小朋友的價值觀,不論那個理由,我不是反對入讀學前班,但是這是否一定需要呢?

小朋友三歲必須入學,直到中六為止,這是香港政府的15年免費教育政策。這15年的教育的確慢長又辛苦。若能升上大學便需要加多4年,即19年,但一個不留神需要重讀或迂回曲折的路徑升上大學的話,這便可能超過20年的讀書生涯。這20年中玩的時間應不會像3歲前多,大部份時間也是學習及在壓力下渡過,那樣是否要小朋友提早入學開始他的讀書生涯,這有待父母的價值觀及入學目的而決定了。




賽翁失馬焉知非福

父母能夠在小朋友三歲入學前多建立親和的關係,多了解小朋友的性格,可能比提一年入學還有價值。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不一定要讀BAND1學校是常識吧

小學爭奪戰

(BAND1學校是指最好評級的學校,次之為BAND2等)

今年香港幼稚園及小學之入學戰況激烈,所有父母因怕子女會輸蝕,而擔心起來並加入戰團。我身邊的朋友本身不是怪獸家長,也怕會被內地人搶奪資源而緊張及籌謀起來。

他們本身是住九龍區,理論上較北區安全,但為何他們也那麼擔心呢?細問之下,我這批朋友並不是怕內地人,而是怕他們的子女入不到區內的BAND1學校。

我心想又是BAND 1 學校?不論是內地人或是香港人只想入BAND1學校,入不到便向政府抗議,一個地方總有不同質素的學校,要是有能力者,總會被錄取,那為甚麼總是反對呢?若你說給內地人搶資源,那便要問你的子女是否不及他人聰明而沒被錄取了。在另一方面想,若沒內地人而你子女的資質平庸,BAND1 的學校會降低質素來錄取你?

(媽,我不一定要入讀BAND1學校呢。)這句小孩子心裡的說話有多少父母能聽得懂?



近日小一放榜,我聽到一位家長的分享。她有個小朋友今年在選校升小一的期間與丈夫有意見分歧,丈夫出自BAND1學校,他期望子女也入BAND1的小學,母親則因照顧子女時間較多而了解兒子並不是BAND1 的材料,她的朋友有的勸她想清楚,避免子女將來讀書過度辛苦,另一些朋友則贊成入BAND1學校,因怕子女沒前途。這位家長爭扎良久,終於屈服於丈夫的意見。

放榜當天,兒子終於失落於BAND1 學校,入了BAND2的小學,母親開始有點焦急,因她希望兒子上學開心,既然資質如此,理應順從。可惜她的朋友們又在說三道四,不但勸她不要放棄,誓要入BAND1學校,更教她如何達到目的。母親再次面對心理壓力,兩天後,但決定不做怪獸家長,堅持自己的意見,讓兒子入讀有能力的學校。

本人十分欣賞家長的堅持,沒有被世俗的眼光而影響判斷,但又有多少家長能認清自己子女的能力而選擇合適的學校呢?

P.S. 母親事後發現原來兒子十分高興自己能入讀此校,她也興幸自己沒選擇錯誤。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寵壞了的孩子



寵壞了的孩子

一般小三的學生是有能力整理書包和書枱,可能在成人眼中,小朋友整理得不夠齊整而放棄堅持由小朋友自己收拾的觀念,所以有很多父母會為他們整理書包及書枱,形成小朋友的依賴。

除了這些外,你不難發現很多小朋友應該可以做的事情也由家長代勞。例如穿校服、起床上學、收拾玩具或做功課,也很依賴父母照顧或提點。

在我工作中,很多時小朋友也會將我變為阿四一樣,叫我幫這樣,幫那樣。例如替他們收拾物品、遺留物資在車內要我撿回等。最近一次工作是要罰學生清潔校園,同學們聽到懲罰是清潔校園相當興奮,原來他們在家中很少做家務的。不是他們懶惰不願做家務,反而是父母不批准或不需要他們負責家務。

有的學生曾試協助飯後抺枱,但父母認為他抺得不乾淨,所以叫他不用抺,取而待之是父母也代辦。事實上,這群學生是有能力打掃校園的,只是技巧不足,只要教授清潔技巧及多加練習,他們也可以滿足父母的期望。只在乎父母是否有足夠耐性及包容性對代自己的孩子,有適當的教導及多加練習,他們才有成長及學習到負責任的態度。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停一停、諗一諗、才決定生育



近年香港出生率不斷上升,隨處可見3歲以下的小孩或孕婦,除了內地的小朋友或孕婦外,香港人的確開始願意生育,可能基於政府鼓勵生育或稅務減免優惠等措施。

我本人不反對生育,但希望請所有打算生育的朋友們想清楚才決定。為何我有此一問呢?因為有很多人生育後也很多埋怨或對子女期望與現實不一而產生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學業、性格、做人態度、行為等。

曾經我有次在街等紅綠燈過馬路時正看見一對夫婦為兒子的行為在吵架,約8歲兒子興父母一起等過馬路,父母吵架中,父親嬲怒地對母親話:『人生小孩,你生小孩,點解你生個那麼難教的小孩?』母親聽後又回應一句:『是你決定要小朋友我才會生的!』小朋友在旁邊聽著父母的爭吵,大家也相信他是感受如何。

而我這個旁觀者不禁想,生出怎樣的小朋友並不是由母親一個人可以決定的,兒子的DNA是由父母的DNA合成而來的,為何父親只怪母親呢?而生小朋友的決定不是雙方想清楚後才決定嗎?現在與想像有落差便來怪責對方?這是甚麼邏輯思想?加上小朋友出生本是白紙一張,如何教養也全看父母的身教及家教。


生小孩後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是由父母雙方一起面對,而不是互相推卸責任。下次又講父母的身教對子女的影響。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路是由孩子自己行出來的 - 小玲



上次講了傑仔的個案,今次又講另一個:路由自己行的故事給大家聽下。

小玲與傑仔的家庭背景正好相反,出生草根,父母沒受過高等教育,勞動階層,但也明白女兒若將來能大學畢業才能生活無憂。可惜小玲天資不高,雖然努力讀書,但也未能升上大學。小玲語文科在高考成績兩科也不合格,但會計成績不錯,能升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會計系。

小玲原本一心打算讀會計,將來努力慢慢考取會計師牌,做一個會計師。有一日,她收到一個令她改變一生的電話。小玲自中四便開始想成為一個社工,今日她收到大學取錄成為PART-TIME社工學生的電話。小玲十分興奮,並告知母親她打算放棄做會計師。母親聽了十分失望,因她明白會計師的路總比做社工收入好,因此母親反對小玲修讀社工。

小玲很失望也很傷心母親為何不明白她的夢想,小玲一直努力讀書也是希望能入讀社工系,現在夢想實現卻母親反對。父親明白小玲很想走自己的路,便對妻子說只要女兒高興便可,而且將來的路應由她自己決定。丈夫的一席話,母親明白了小玲的感受,並尊重她的決定。


小玲終於畢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現在母親回望當初的決定,認為放手是對的。雖小玲不能像會計師一樣賺大錢,但她找到自己的人生路。